塔里木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公告
一、学校简介
塔里木大学创建于1958年10月。学校是由时任农垦部部长王震将军创办,他生前一直任名誉校长。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200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塔里木大学,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017年成为“教育部创新创业示范高校”,2018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19年进入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同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20年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021年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24年成为来华留学生招收和培养单位。学校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肩负教育戍边的重要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民族地区发展,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共发展、与新疆共命运,谱写了新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气壮山河的精彩华章。
学校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医、文、管、经、法、教育、艺术、历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占地面积3898亩,校舍建筑面积126.02万平方米,包括校本部和新校区(东扩区)两个校区。学校现有在校学生3.1万余人,21个学院,91个本科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兵团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有4个自治区重点学科,9个兵团重点建设学科。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现有教职工1700余人,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特贴专家5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5人、“天山英才”20人、“天池英才”31人、“兵团英才”63人、省级教学名师和教学能手14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学校始终扎根新疆大地,立足时代前沿,服务国家战略,主动融入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聚焦兵团七大主导产业、21条重点产业链,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理论和现实价值的标志性成果。近5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98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90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150余部,发表SCI论文750余篇。现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南疆特色果树高效优质栽培与深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农业农村部(部省共建)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环塔里木畜草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塔里木绿洲农业重点实验室),1个兵团技术创新中心(兵团南疆特色林果技术创新中心),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实验室,3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兵团协同创新(培育)中心,3个农业部农业科学观测站,1个兵团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高度重视与国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巴基斯坦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67所院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不断加强校地合作,积极融入阿拉尔大学城(教育园区)建设,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9所高校开展本、硕、博学生联合培养,形成了“9+1”联合培养新机遇。在教育部的关心支持下,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东华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对口支援我校,构建了“10+1”的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新格局。
建校以来,学校发扬南泥湾优良传统和抗大作风,培育出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为主要内涵的胡杨精神,彰显了“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的鲜明办学特色,走出了一条有特色、跨越式、可持续的学校振兴与发展之路。建校以来,培养毕业生10万余人,就业率一直排在自治区高校前列,培养了一批批扎根边疆、献身边疆的有用人才,为新疆特别是南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权建设、民族团结、维稳戍边等做出了突出贡献。用人单位普遍评价塔大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具有政治可靠、吃苦耐劳、实践能力强的优良品质,在“稳疆兴疆、富民固边”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立足新时代,站在新起点,学校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突显“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办学特色,坚持“做塔里木文章、创区域性优势、建一流大学”发展思路,突出“环塔里木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研究特色,坚持“强农、厚理、兴工、精文、增医、拓教”学科建设思路,立足南疆、面向兵团、服务新疆,充分发挥学校“高素质人口中转站”“高水平人才蓄水池”“高质量产业发动机”“创新发展加速器”“先进文化示范区”的战略功能,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成兵团特点南疆特色一流大学而不懈奋斗!
二、接受调剂专业及名额
学院 代码 | 招生学院 | 专业 代码 | 专业或方向 | 学位 类型 | 学习 形式 | 调剂 计划 | |
001 | 农学院 | 090100 | 作物学 | 学术学位 | 全日制 | 8 | |
095131 | 农艺与种业-作物 | 专业学位 | 全日制 | 20 | |||
095132 |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 植物保护 | 专业学位 | 全日制 | 10 | ||
资源利用 | 专业学位 | 全日制 | 2 | ||||
002 | 园艺与林学学院 | 086200 | 风景园林 | 专业学位 | 全日制 | 2 | |
090200 | 园艺学 | 学术学位 | 全日制 | 11 | |||
095131 | 农艺与种业-园艺 | 专业学位 | 全日制 | 21 | |||
095136 |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 | 专业学位 | 全日制 | 4 | |||
095400 | 林业 | 专业学位 | 全日制 | 8 | |||
003 | 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090500 | 畜牧学 | 学术学位 | 全日制 | 1 | |
090600 | 兽医学 | 学术学位 | 全日制 | 18 | |||
095133 | 畜牧 | 专业学位 | 全日制 | 23 | |||
非全日制 | 2 | ||||||
095200 | 兽医 | 专业学位 | 全日制 | 18 | |||
004 |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071000 | 生物学 | 微生物学 | 学术学位 | 全日制 | 3 |
植物学 | 6 | ||||||
水生生物学 | 6 | ||||||
086001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资源微生物及天然产物分离工程 | 专业学位 | 全日制 | 10 | ||
植物基因工程 | 9 | ||||||
动物基因工程 | 6 | ||||||
095134 | 渔业发展 | 专业学位 | 全日制 | 11 | |||
005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083200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学术学位 | 全日制 | 13 | |
095500 | 食品与营养 | 专业学位 | 全日制 | 3 | |||
非全日制 | 1 | ||||||
006 | 化学化工学院 | 081700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学术学位 | 全日制 | 24 | |
085601 | 材料工程 | 专业学位 | 全日制 | 7 | |||
085602 | 化学工程 | 专业学位 | 全日制 | 11 | |||
007 | 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 | 082800 | 农业工程 | 学术学位 | 全日制 | 28 | |
085501 | 机械工程 | 专业学位 | 全日制 | 19 | |||
085604 | 纺织工程 | 专业学位 | 全日制 | 4 | |||
085800 | 能源动力 | 专业学位 | 全日制 | 7 | |||
008 |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 082800 | 农业工程 | 学术学位 | 全日制 | 14 | |
085700 | 资源与环境 | 专业学位 | 全日制 | 8 | |||
085901 | 土木工程 | 专业学位 | 全日制 | 8 | |||
085902 | 水利工程 | 专业学位 | 全日制 | 16 | |||
009 | 信息工程学院 | 025200 | 应用统计 | 专业学位 | 全日制 | 4 | |
082800 | 农业工程 | 学术学位 | 全日制 | 4 | |||
083900 | 网络空间安全 | 学术学位 | 全日制 | 10 | |||
085404 | 计算机技术 | 专业学位 | 全日制 | 9 | |||
085412 | 网络与信息安全 | 专业学位 | 全日制 | 5 | |||
010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120300 | 农林经济管理 | 学术学位 | 全日制 | 14 | |
125300 | 会计 | 专业学位 | 全日制 | 9 | |||
非全日制 | 15 | ||||||
125400 | 旅游管理 | 专业学位 | 全日制 | 2 | |||
非全日制 | 2 | ||||||
011 | 马克思主义学(法学院)院 | 030500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学术学位 | 全日制 | 3 | |
035101 | 法律(非法学) | 专业学位 | 全日制 | 4 | |||
035102 | 法律(法学) | 专业学位 | 全日制 | 6 | |||
012 | 人文学院 | 045103 | 学科教学(语文) | 专业学位 | 全日制 | 9 | |
045108 | 学科教学(英语) | 专业学位 | 全日制 | 2 | |||
045118 | 学前教育 | 专业学位 | 全日制 | 3 | |||
055100 | 翻译 | 专业学位 | 全日制 | 2 | |||
055200 | 新闻与传播 | 专业学位 | 全日制 | 21 | |||
135700 | 设计 | 专业学位 | 全日制 | 2 | |||
013 | 历史与哲学学院 | 065100 | 博物馆 | 专业学位 | 全日制 | 4 |
备注:另有“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调剂计划10名(可在全日制专硕专业内调剂)。
三、调剂基本要求
1.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初试成绩符合我校2025年硕士研究生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分数要求。
3.调剂考生第一志愿专业与调入专业相同相近,或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相近。
4.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应相同。“统考科目相同”指:初试统考科目涵盖调入专业所有统考科目;其中英语(一)、英语(二)视为相同,统考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和数学(农)视为相同。
5.同一学院同一专业同一学习方式不接受已复试考生的再次调剂申请。
四、调剂程序
1.所有调剂考生均须通过教育部“全国硕士生招生复试调剂服务系统”进行,在“全国硕士生招生复试调剂服务系统”完成调剂申请,并在我校系统开放时间内完成相关操作步骤,接到复试通知及拟录取通知的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确认操作。
2.各招生学院根据本单位实际复试录取情况,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及时发布缺额信息,每次开放调剂系统持续时间不低于12个小时,考生调剂志愿锁定时间为36小时,无特殊情况锁定时间内不予解锁。
3.各招生学院规范制定调剂考生进入复试的遴选规则,严禁将考生第一志愿报考单位、毕业院校、提交调剂志愿的时间先后顺序等非学业水平标准作为遴选依据。对申请同一招生单位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应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遴选进入复试的考生。对申请调剂我校同一专业、初试科目不同的调剂考生,综合考虑学业水平择优遴选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
五、复试录取
调剂系统4月8日开通,调剂考生复试时间定于4月13日开始,4月27日前完成,具体时间由各复试小组通知到考生。具体复试要求、各招生学院复试录取工作安排详见研究生处网页https://yjsb.taru.edu.cn/ty_zsgz/tzgg.htm。
六、联系方式
(一)招生学院
学院代码 | 招生学院 | 联系人 | 联系方式 |
001 | 农学院 | 李老师 | 0997-4683136 |
002 | 园艺与林学学院 | 谢老师 | 0997-4685221 |
003 | 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袁老师 | 0997-4680341 |
004 |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田老师 | 0997-4618355 |
005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贾老师 | 0997-4680015 |
006 | 化学化工学院 | 高老师 | 0997-4683086 |
007 | 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 | 董老师 | 0997-4683985 |
008 |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 党老师 | 0997-4680383 |
009 | 信息工程学院 | 谢老师 | 0997-4682648 |
010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王老师 | 0997-4682117 |
011 | 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 | 赵老师 | 0997-4685638 |
012 | 人文学院 | 翟老师 | 0997-4682825 |
013 | 历史与哲学学院 | 鲁老师 | 0997-4680078 |
(二)塔里木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电话:0997-4682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