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黑龙江省 主管部门:中国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25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25年

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研究所简介】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始建于1954年,地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原名中国科学院土木建筑研究所,是我国最早从事地震工程研究的科技机构,也是国内唯一以地震工程和防灾减灾为主要研究领域的国家级公益性科研院所,素有“中国地震工程研究先驱”和“中国地震工程人才培养摇篮”之誉,建有国家“地震工程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和“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研究所主力支撑国家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之“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和“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牵头实施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韧性城乡”科学计划,掀起“抗震韧性”研究热潮。协力推进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立项、可研与初设工作,在川滇地区开展地震观测台阵建设。是国家地震应急和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的技术支撑单位,也是我国强震动观测、地震现场调查与损失评估、震害预测与地震风险区划、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的技术牵头单位。牵头承担汶川、芦山、玉树、九寨沟等破坏性地震的烈度评定与工程震害科学考察。建所以来,参与了上世纪6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国内破坏性地震的震害调查与损失评估。多年来与美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广泛的合作研究,承办了第14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

研究所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科技队伍,现有院士5人(含兼职3人)、正高级职称专家36人(二级岗研究员9人)、高级职称专家100余人。先后获批中国地震局科技创新团队8个、黑龙江省“头雁”团队1个。主攻专业方向包括:强震动观测及其应用、工程地震学、建筑工程抗震、生命线地震工程、岩土地震工程、地震灾害风险区划与防治、地震工程试验技术、地震与工程振动测量技术等。

研究所在北京东燕郊设有科技园区,建有应急管理部地震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灾害预警与工程防御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防震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地震工程综合试验系统。

研究所主持了土木工程领域首个国家973计划项目《城市工程的地震破坏与控制》、7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以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一批国家级重要科研项目。牵头或参与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200余项,其中2015年牵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16年牵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9年参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研究所是国家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土木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力学等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土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专兼职博士生导师40余人、硕士生导师60余人,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30人、硕士研究生120人、博士后若干,现有在读研究生近500人。培养的研究生和出站博士后中有3人评为院士,10余人获得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称号。

 

【调剂专业】

土木工程: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

力学:固体力学、工程力学

仪器科学与技术: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调剂要求】

(一)初试成绩达到教育部划定的复试分数线,即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A类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二)普通全日制本科毕业(录取当年入学前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

(三)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参照《调剂考生初试科目及相关专业要求》)。

 

【调剂程序】

(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调剂意向采集系统”3月28日开通,有调剂意愿的考生可填报意向信息,“调剂服务系统”将于4月8日开通。我所根据考生报名情况择优遴选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

(二)请接到复试通知的考生在规定时间提交以下材料扫描件:

1.应届本科生:诚信复试承诺书、准考证、有效身份证件、学生证、《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本科成绩单。

2.非应届考生:诚信复试承诺书、准考证、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书、学位证书、《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本科成绩单。

请将上述材料扫描件按顺序合并成一个PDF文件并发至邮箱iem2023@163.com,PDF文件及邮件主题为毕业院校+姓名。

(三)调剂章程及复试方案通过我所官网人才培养—硕士招生栏目向考生公布。

(四)我所将根据考生综合成绩确定待录取考生,考生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网上确认。

 

【录取后的有关待遇】

(一)助学金。目前每生每年10950元,按12个月发放,助学金覆盖率100%,含就餐补助、医疗补贴。

(二)学业奖学金。每生每年2000元至8000元不等,按学年评定,覆盖率100%。

(三)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可申请国家奖学金,20000元/生。

(四)“三助”津贴。学生参与助科研、助教学、助管理工作,可视工作情况发放一定额度劳务费。

(五)研究所承担了众多国家级科研任务和研究项目,拥有多渠道国际交流和合作的途径,为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活跃的创新思维提供了重要保障。

(六)研究所每年选派优秀研究生到地震遗迹进行野外实习或参加地震现场科学考察。

(七)研究所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和生活条件。

(八)符合我所有关文件规定和要求的在学硕士生可在第二学年申请硕博连读,经资格审核、面试通过后可转为博士研究生。

 

【导师选择】

录取结束后,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选报导师。相关导师招收信息可根据2025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导师名单进行确认。

 

【培养方式】

(一)培养学制:研究所硕士培养年限为三年。

(二)我所招收的硕士研究生均为“学术型”,学位为“工学硕士”。

(三)就业:研究生的就业工作实行“双向选择”,按自主择业原则就业,研究生毕业后去向主要为企业、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升学等。

 

【收费】

(一)学费:每生每年8000元。

(二)住宿费:研究所收费标准800-1200元/学年。

(三)助学贷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

(四)保险费:按照黑龙江省人社厅、财政厅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有关规定执行。

 

【特别提示】

(一)欢迎符合调剂要求的考生第一时间选报我所。

(二)请考生诚信调剂,确认录取后按期入学报到并完成学业。

(三)考生必须确保所填报信息属实,如有虚假,我所将取消该生被调剂资格。

(四)有关调剂、复试工作以官方发布信息为准。谨防上当受骗。

 

【联系方式】

网    址:www.iem.ac.cn

联系电话:0451-86652052 

86698810(仅调剂期间使用)

86652836(仅调剂期间使用)

地    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29号

 

附件:调剂考生初试科目及相关专业要求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研究生管理办公室

2025年3月27日

 

 

 

 

附件:

调剂考生初试科目及相关专业要求

一、     统考科目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或英语(二)、数学(一)或数学(二)

二、     初试专业课科目要求:与调入专业初试专业课科目相同或相近。

三、一志愿报考专业及本科专业要求:

调剂专业

二者满足其一即可

一志愿报考专业

本科专业

岩土工程

土木工程

结构工程

岩土工程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桥梁与隧道工程

土木水利

力学

资源与环境

地质工程

安全工程

道路与铁道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土木工程

给排水工程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智能建造

铁道工程

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

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

力学

地质工程

勘查技术与工程

资源勘查工程

交通运输、交通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智慧水利

材料科学与工程

地球物理学

安全工程

应急技术与管理

采矿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

工程管理(工学)

地理信息科学

测绘工程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结构工程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桥梁与隧道工程

工程力学

固体力学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计算机方向)

仪器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技术

电路与系统

电子信息

仪器仪表工程

通信工程

测控技术与仪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自动化

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人工智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