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简介
学校领导
姓名:张文学 职务:党委书记 责任分工:负责学校党委全面工作。联系汽车工程学院。 姓名:王晓 职务:党委副书记、院长 责任分工:负责学校行政全面工作。分管:学校党政办公室、机关党委、审计处,联系共青团工作。联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姓名:李涛 职务:党委副书记 责任分工:负责学校党委日常工作及组织、统战、宣传、人事、校园基本建设、后勤保障及校区扩建工作。分管:组织部(党校)、统战部、宣传部、教师工作部•人事处(职改办)、校园建设与管理处、校区扩建指挥部。联系机械工程学院。 姓名:林雪荣 职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 责任分工:负责学校纪检监察工作。分管:校纪委、监察专员办。联系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姓名:张友兵 职务:副院长 责任分工:负责学校发展规划、开放办学、科研、招投标、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分管:发展规划处、合作发展处(服务东风办公室、校友工作处)•教育发展基金会•校友总会、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招标办)、武汉产学研基地、襄阳产学研基地、科技学院。联系汽车工程师学院。 姓名:张红霞 职务:党委常委、副院长 责任分工:负责学校教学、财务、国际合作交流、创新创业、图书情报及体育工作。分管: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教师发展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财务处、国际合作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图书馆。联系体育部。 姓名:高刃 职务:党委常委、副院长 责任分工: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青团、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学位、综合治理、安全保卫、信息化及医疗卫生工作。分管:学生工作部(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团委、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学科办、学位办)、保卫部(处)(武装部)、信息技术中心。联系经济管理学院。 姓名:陈海峰 职务:工会主席 责任分工:负责工会、离退休及继续教育工作。分管:工会、离退休工作处、继续教育学院(高职院、培训部)。联系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 姓名:王镇 职务:党委常委,组织部(党校)部长(常务副校长)、统战部部长 责任分工:主持组织部(党校)、统战部日常工作,负责国有资产经营工作,协助负责校园基本建设、后勤保障工作及党委交办的其他工作,分管资产经营公司。联系数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姓名:王文山 职务:党委常委,党政办公室主任 责任分工:主持党政办公室日常工作,负责招生就业工作。协助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青团、综合治理、安全保卫及党委交办的其他工作,分管招生与就业处。联系艺术与设计学院。 |
|
学校简介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坐落于世界著名道教文化圣地武当山北麓、汉江秀水之滨、南水北调源头,中国商用车之都的湖北省十堰市,是全国唯一一所以汽车命名、最具汽车特色的公办普通高等院校,原机械工业部直属院校,是国家“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入选高校、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单位、“专精特新”产业学院获批高校,也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东风汽车集团共建高校、湖北省产教融合示范项目入选高校、湖北省“园林式校园”、“湖北省省级文明(单位)校园”。
学校现有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职教科研人员760余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者占比超过60%。学校拥有双聘院士1名,聘用外籍院士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和“湖北名师”“湖北省十佳师德标兵”“湖北省优秀教师”等省级以上专家、荣誉称号获得者60余人。有十堰市政府津贴专家、“十堰市青年岗位能手”等市级荣誉称号30余人。学校聘请200多名东风汽车公司等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深度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学校紧紧围绕“汽车全产业链”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构建学科特色,在汽车、机械、材料、电子、武当文化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学科优势与特色,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管、理、经、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布局。现有4个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8个湖北省重点特色学科。有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力学、统计学、光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电子信息、机械、交通运输、工程管理、材料与化工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正有力推进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即在“十四五”时期实现大学更名;再用五年的时间,在2030年成为博士授权单位,建成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在2035年达成国内一流应用研究型大学的宏伟目标。
学校研究生教育历史悠久,特色显著。自1988年3月开始产学合作教育,到2014年6月,共联合培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54人。2014年学校开始自主培养硕士研究生,目前在校研究生近800人。学校建有丰富的研究生培养科研平台,设有51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和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与东风汽车公司、十堰市建立6个院士(专家)工作站、70个校企共建研发中心、6个地方特色高端智库,与14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学校拥有15个研究所、18个学科创新团队、13个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50个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通过平台和科研机制,打造导师科研项目出成果、成果产出过程造就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实现科研产出与人才培养的双赢。研究生培养模式特色突出,“面向汽车产业的共建学科产学研融合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批第九届湖北省教学成果奖(研究生教育)二等奖。
(数据更新截止:2023年6月21日)
热诚欢迎广大莘莘学子报考我校!
周边环境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上游,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唯一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市国土面积2.4万平方公里,辖五县(郧县、郧西、竹山、竹溪、房县)、一市(丹江口)、两区(茅箭、张湾)及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十堰经济开发区.
十堰是闻名全国的汽车工业基地
十堰因车而建、因车而兴,是驰名中外的“东风车”的故乡,是全国闻名的“汽车城”。拥有千亿元的制造业存量资产和年产80万辆汽车的生产能力。东风公司十堰基地现有各类专业厂28家,年产东风系列商用车40多万辆。十堰是全国唯一的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可生产100多种车型、1000多种总成、4000多种零部件,可为重、中、轻、轿、微、农及专用车生产系列化配套零件。中国(十堰)汽配城已经成为全国占地面积最大(400亩)、入驻汽配经销商最多(2000家)、实现销售收入最高(2008年突破100亿元)的汽配交易市场,是继北京、上海之后全国汽配市场第三大价格信息平台。十堰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商用车生产基地。
十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
位于十堰境内的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区和取水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直达京、津、冀、豫四省市,年调水130亿立方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将使十堰成为“世界水都,亚洲天池”,给十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十堰是中国黄金旅游胜地
十堰是“长江三峡—神农架—古隆中—武当山—丹江口水库—古城西安”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境内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获得5A级旅游区称号的道教圣地武当山,有号称亚洲第一大人工湖的丹江口水库,有轰动中外的郧县猿人遗址,有恐龙蛋化石群和恐龙骨骼化石,是世界罕见的恐龙故乡。有温泉、瀑布、天池、峡谷、溶洞,有原始森林,有现代汽车都市。十堰这个地方,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四季无大风,山川秀丽,景色宜人,令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