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简介
学校领导
学 校 概 况
海南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海南省“部省合建”高校。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殷殷嘱托“要支持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根据《软科中国大学发展速度排名》,2019-2022年总增速位列全国高校第一;2024年26个学科上榜软科中国最好学科,上榜学科数量在全国147所“双一流”高校中位列第49名。学校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历史底蕴深厚。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创建于1958年,与创建于1954年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紧密结合,并称“热作两院”,被誉为我国热带农业科教领域的“双子星”。在周恩来总理“儋州立业,宝岛生根”光辉题词的激励下,“两院人”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在北纬18-24°范围内大面积成功种植天然橡胶的国家。原海南大学于1983年在海甸荒滩上艰苦起家,建成了全省规模最大、社会辐射力和影响力广泛的学科专业体系。周恩来、朱德、董必武、叶剑英、邓小平、胡耀邦、王震等老一辈革命家先后视察学校。1993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视察学校并题词。1996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视察学校。2007年8月,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原海南大学合并成立新海南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一代代海大人传承弘扬以“丹心耀南疆”的爱国奉献精神、“草庐创伟业、荒滩筑新城”的艰苦奋斗精神、“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海大精神”,坚持“海南有需求,海大有作为”,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
办学条件优良。现有海甸校区、儋州校区、观澜湖校区(含城西教学点)、崖州湾科教园,分布在海口、三亚、儋州等地,校园占地面积6011亩,环境典雅大方、阳光温馨,具有浓厚人文气息和浓郁热带风情。学校教学科研支撑体系完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校舍建筑面积173万平方米,高标准科研试验基地3500余亩。
教育体系完整。现有30个学院、16个书院、76个本科专业、3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5个,建设点数量进入全国高校前50名。全日制在校学生44219人,其中本科生32839人,硕士研究生9034人,博士研究生1831人,国际学生473人,港澳台学生 42人。
育人成效显著。建立“完全学分制、协同创新中心、书院制”协同育人体系,促进学生个性化培养。入选教育部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2025年度全国高校示范“一站式”学生社区、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学生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理律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竞赛冠军、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全球金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最高奖、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特等奖、国际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特等奖、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等国内国际大赛奖励。
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5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310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738人,在站博士后226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等国家级人才81人。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涌现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优秀典型。教师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等。
学科特色鲜明。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1大学科门类;深度凝练出南繁与热带高效农业(智能育种、智慧农机、绿色生产、农业合成生物、营养高值加工等)、海洋科技(南海海洋生物、化学与动力资源开发利用,海洋先进材料,海洋装备与技术,陆海统筹与全球变化等)、数智技术(时空智能、网络空间安全、密码、计算机与人工智能、芯片设计等)、生态文明(生态环境监测、热带雨林保护与修复、陆海统筹的蓝碳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海岛环境治理与修复、环境健康等)、生命与健康(全健康、医疗装备、药物研发、生物制造等)、自贸港发展与制度创新(党建、法治、国际经贸规则、现代产业体系、风险防控等)、文化与旅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旅游消费、国际传播、南海历史与法理等)等七大学科发展方向,并据此组建七大协同创新中心,强化学科交叉融合。作物学连续两轮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植物学和动物学、材料科学、化学、农业科学、工程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一般社会科学、计算机科学等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科研实力强劲。牵头获批热带海洋工程材料及评价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热带作物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数字医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建有省部共建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积极参与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建设,努力打造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近五年,自然科学领域累计获批国家级项目1182项,人文社科领域累计获批国家级项目197项。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别嘉许金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等奖项。
学校简介
学校概况
海南大学是海南省惟一一所综合性大学和省属重点大学,也是教育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1983 年,经国务院批准,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海南各界和祖籍海南的广大海外华人华侨的积极筹建,海南大学正式创立。1984年,胡耀邦同志亲笔为学校提写校名。1993年,江泽民同志来校视察并题词:“建设社会主义特区大学,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1997年,学校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1998年,学校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2年,教育部、财政部将学校列为“十五”期间与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2004年,海南省人民政府将学校确定为唯一的省重点大学。2006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被教育部评定为优秀。
学校现设有经济管理学院、法学院、人文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理工学院、海洋学院、生命科学与农学院、旅游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成人教育教育等 13 个学院和体育部、公共实验中心 2 个公共教学单位,拥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设有39 个本科专业。学校面向全国除西藏和港澳台以外的 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300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1848人。 建校以来已先后培养了31000多名毕业生。全校共有教职员工 1355 人,其中专任教师 824 人,具有正高职称的 103 人,具有副高职称的 227 人,具有博士学位的 155 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7人,“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51人。学校校园占地面积2601亩,教学科研基地设施齐全,校舍建筑面积 49万 m 2 ,教学科研设备总值 9331 万元,图书馆藏书 172.6 万册,校园计算机网络在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校注重学培养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积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高。近三年在校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天堂硅谷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艺术节、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等各类竞赛和评比活动中,共获全国性奖励 119 项、省级奖励 349 项。
学校立足海南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现建有 1 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7 个省级重点学科,设立了 42 个科研机构。 近3年来学校共承担科研项目 752 项(包括60项国家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21 项、社会科学成果奖 27 项。
学校先后与境外 30多所著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关系,每年都选派一批优秀本科生前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台湾成功大学、法国佩皮尼昂大学等境外高校学习深造。学校是国务院侨办批准设立的全国 22 家华文教育基地之一。国际著名政治与社会活动 家陈香梅 女士出任学校名誉校长。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龙永图 先生出任学校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长。
祖籍海南的 300 多万海外华人华侨和海南社会各界一直十分关心学校办学,先后捐资支持学校建设教学楼、图书馆、学术中心、体育场馆等重要项目,并捐赠了大量的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设立了多项奖 ( 助 ) 学金,有力地支持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由于建设与发展成绩突出,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 次 ) 、 “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国优秀普通高校” (2 次 ) 、“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3 次 ) 、“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全国先进单位”、“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处”、“全国普通高校科技管理先进团队”、“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全国先进单位” (4 次 )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全国先进团队”、“全国优秀学生社团” 、“‘百万青年志愿者助残行动先进集体”、“全国聘请外国专家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等荣誉称号。
学校将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提高质量,办出特色, 努力 把学校办成海南省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成为国内同类院校中处于先进地位、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学校注重素质培养,建立了完善的研究生选拔培养和奖励制度,并正在逐步完善研究生“三助”制度;学校鼓励研究生从事前沿和交叉学科的研究工作,给予学生更多个性化发展的空间;学校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活动,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新落成的造型新颖、功能齐全的研究生公寓将为研究生提供优良的学习和生活保障。由于我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较高,研究生就业形势良好,毕业生供不应求。
优美的自然风光,良好的育人空间,是青年学子展翅翱翔的新起点。
热忱欢迎莘莘学子报考海南大学研究生,到祖国宝岛来求知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