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江西省 主管部门:江西省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院校简介

学校领导

罗嗣海,男,汉族,1966年1月出生,江西兴国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博士。现任南昌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人才,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兼任教育部2018-2022年土木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岩土力学与地基处理、环境岩土工程和高校教育管理研究。主持或参与国际合作、国家级和省部级及横向课题近30项;出版专著2部,公开发表论文180余篇;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科技成果一等奖等科技成果奖励10项。

1981.09--1985.07 华东地质学院(现东华理工大学)水文地质专业本科

1985.09--1988.0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地质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6.09--2000.01 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岩土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

(其间:1999.09--1999.12 在日本东浓地科学中心(JNC)研修)

1988.07--2005.07 东华理工大学工作

(其间:1991年任系教学秘书;1995.09 在澳大利亚核科技组织(ANSTO)研修;1997年任教研室支部书记兼副主任;2001年6月至11月任科研处副处长;2001年12月至2002年12月任教务处处长;2002年12月至2003年5月任人事处处长;2003年5月至2005年7月任组织部部长兼人事处处长。1996年5月晋升为副教授,2001年9月晋升为教授,1998年任硕士生导师。2002年7月至2004年12月在解放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在职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5.07--2013.07 江西理工大学副校长

(其间:2006.09--2006.12在瑞典核燃料循环与废物管理公司(SKB)研修,2011.09--2012.07在中南大学挂职担任校长助理)

2013.07 江西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期间任博士生导师)

2015.05 江西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2020.04 南昌航空大学党委书记

2021.11 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第十五届委员会委员

2023.01 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2023.04--至今 南昌大学党委书记


陈晔光,男,1964年生,江西乐安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现任亚太细胞生物学组织理事长、国际细胞生物学联盟副理事长、教育部高校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生物学/生物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物学2021-2035中长期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专家组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研究计划“细胞器互作网络及其功能研究”专家组组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委员;Cell Regeneration杂志主编及Open Biol、Intl J Biochem Cell Biol、Cell Research、Cell Discovery、Cancer Sciences、《中国科学: 生命科学》等杂志编委。

主要从事成体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的机制及其相关疾病发生发展的机理研究。先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美国“李氏基金杰出成就奖”、 中国青年科技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

1979--1983 江西大学生物系,生物学专业,学士

1983--1986 江西大学生物系,动物学专业,硕士

1986--1988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助理

1988--1990 美国福特汉姆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硕士

1990--1991 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技术员

1991--1996 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细胞生物学专业,博士

1996--2000 美国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博士后

2000--2002 美国加州大学Riverside分校,生物医学部助理教授

2002--至今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2002--2006 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06--2011 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4--2009 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副系主任

2009--2012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

2019--至今 清华大学第十二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

2022.04--2022.11 南昌大学教授、常务副校长

2022.11--至今 南昌大学教授、校长


学校简介

南昌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江西省部省合建高校、江西省一流大学整体建设高校。

学校地处“英雄城”南昌市,拥有前湖、青山湖、东湖3个校区,其中前湖主校区占地面积4264.54亩,校舍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

学校前身江西医学院、江西大学和江西工业大学分别溯源于1921年创建的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1940年创建的国立中正大学和1958年创建的江西工学院。1993年江西省委省政府决定将江西大学与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南昌大学,1997年南昌大学被教育部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4年成为教育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大学,2005年南昌大学与原江西医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南昌大学。党和国家领导人、教育部和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学校的建设与发展。2008年10月,习近平同志视察学校时深情寄语“南昌大学前景无限”。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学校视察,就高校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发表重要讲话,并勉励学校走创新发展之路,希望当代大学生珍惜韶华,用青春铺路,让理想延伸。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2018年学校成为教育部与江西省部省合建高校。2021年2月,《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举全省之力办好南昌大学,争取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

学校现有42个教学单位,13个学科门类、92个本科招生专业,2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设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共有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6个学科入选省一流学科。1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农业科学(以食品科学为主)进入全球排名前0.326‰;食品学科在“US News全球大学学科排名”中位居第7位。

学校重视国际化办学,与40多个国家(地区)的230余所高校与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建立了中德联合研究院、中国-加拿大食品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南昌)、食品安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际食品创新研究院、国际材料创新研究院。与俄罗斯高校共建了江西省首个俄语中心。与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合作办学项目的办学效益及社会影响不断提升。学校分别在法国、西班牙与印度尼西亚设立了4个孔子学院和2个孔子课堂,在俄罗斯设立了汉语研究中心。学生国际交流渠道不断拓宽,近几年共有5000余名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

迈入新征程,展现新作为。站在新的起点,南昌大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推动思想再解放、目标再明确、能力再提升、作风再转变、力量再凝聚,积极落实“人才强校、特色创新、产教融合”三大战略,朝着创建具有“江西底色、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宏伟目标奋勇前行!

(信息和数据截至2024年3月)

热忱欢迎您报考南昌大学,期待着您成为南昌大学的一员!


 


周边环境

     学校位于有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和"英雄城"美誉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南昌市。现有前湖主校区、青山湖校区、东湖校区、鄱阳湖校区、抚州校区5个校区,占地面积8036亩,具有一流的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建立了信息畅通、设施先进、资源共享,以及基于网络化的电视、一卡通、安防、广播等为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是教育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江西主节点,是江西唯一一所全面升级为IPV6并接入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示范网络高校。学校图书馆藏书375万余册,是江西省高校文献信息服务中心,设有江西省唯一一个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有各级各类附属(直属)医院12所,其中国家三级甲等大型综合性医院6所,三级甲等口腔医院1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