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系设置
院系设置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是中国石油面向全球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包括北京院区、廊坊院区、西北分院和杭州地质研究院,业务领域涵盖油气勘探、油气田开发、油气井工程、信息化与标准化、新能源勘探开发、技术培训与研究生教育等。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生部(简称研究生部)隶属于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简称研究院),是目前中国石油系统所属的唯一的高级学历教育基地。研究生部于 1984 年 9 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挂牌,成为石油工业上游各专业为主的研究生教育机构。
研究生部是研究院从事教育与培训的机构,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股份公司重要的培训和教育基地。主要负责研究生(硕士和博士)招生和管理工作,为研究院和油田企业输送高学历技术人才。负责博士后招收、录取工作,确保博士后招收质量和在站期间的学术科研水平。
此外,研究生部与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长期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兼有为中国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有关学科方向招收和培养研究生的职能。
详细信息请查看: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网http://riped.cnpc.com.cn/
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拥有4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
提高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
页岩气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
国家能源CO2驱油与埋存技术研发(实验)中心
国家能源致密油气研发中心
此外,研究院还拥有14个中国石油公司级重点实验室。
重点学科
目前研究生部具有博士及硕士学位一级学科2个: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博士学位二级学科10个:
矿产普查与勘探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油气资源工程
地质工程
油气田开发工程
油气井工程
油气储运工程
油气信息工程
油气田化学工程
井下控制工程
硕士学位二级学科11个:
矿产普查与勘探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油气资源工程
地质工程
油气田开发工程
油气井工程
油气储运工程
油气信息工程
油气田化学工程
井下控制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可授予的学位
目前研究生部已具有博士及硕士学位一级学科2个: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专业10个:
矿产普查与勘探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油气资源工程
地质工程
油气田开发工程
油气井工程
油气储运工程
油气信息工程
油气田化学工程
井下控制工程
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专业11个:
矿产普查与勘探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油气资源工程
地质工程
油气田开发工程
油气井工程
油气储运工程
油气信息工程
油气田化学工程
井下控制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师资力量
截止2021年9月,研究生部拥有博士生导师65人,硕士生导师129人,其中包括10名院士。研究生部依托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优异的科研条件和强大的师资队伍,坚持"小批量、高质量、多层次"的原则,严把招生、教学、立题、答辩四关,注重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学生人数
1978年,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招收了第一个硕士研究生,揭开了研究院独立培养研究生的序幕。
1979年,正式列入国家教委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开始批量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1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明确研究院为“煤田、油气地质与勘探”和“油气田开发工程”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4年1月,批准研究院为“煤田、油气地质与勘探”和“油气田开发工程”两个专业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当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同时还批准研究院为授予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免检单位。
1984年9月,经国家教委批准,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生部正式挂牌。
1995年2月,经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研究院分别设立了“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1999年2月,设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研究院为“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0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研究院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止2015年8月,研究生部共培养研究生1731人,博士500人、硕士1231人,出站博士后273人。
研究院每年招生计划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4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30名。